科学使用辅助训练法,轻松完成“单杠卷身上”!
单杠卷身上是军人必备的基本运动技能,它可以发展上肢和腹部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能力,是我军传统的军事体育基础训练科目和军人达标考核重要内容之一。但要想完全掌握单杠卷身上,并达到考核标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初学者由于力量、柔韧和协调素质等方面的不足,完成单杠卷身上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训练中需要结合学员学习实际科学使用辅助训练法,通过提高学员专项身体素质,达到掌握并熟练完成单杠卷身上的目的。
模拟动作辅助训练
模拟动作辅助训练是指在不结合单杠器械而做出相似的肢体动作的练习过程。它可使学员掌握动作要领形成动力定型,避免因过多接触单杠而造成手掌磨伤或擦伤等。
训练要点在于体会“收腹举腿、抬头腿后伸”的用力顺序和时机,适用于初学学员或身体用力不协调者。
支撑收腹举腿
两人一组,训练者仰躺在地面或体操垫上,屈肘双手握住另一协助者的踝关节处最大幅度收腹举腿、屈髋、抬臀;或训练者独自坐在地面上并后倾,两臂位于身体后侧,与肩同宽、掌心向下并支撑,主要体会含胸、收腹、举腿、屈髋、后伸腿等动作要领和用力顺序。
收腹举腿后滚翻
仰卧于垫子或地面,双腿并拢伸直,双臂曲臂置于肩侧,上体贴紧地面,含胸收腹、屈髋,两腿并拢伸直向头部收缩,当两脚着地瞬间,迅速抬头,双手支撑推地成蹲撑。主要体会收腹举腿与抬头腿后伸的用力顺序和动作空间感觉。
直腿元宝收腹
仰卧在垫子或地面,双腿并拢膝伸直、双臂伸直,坐起时腹部肌群用力,躯干尽量接近腿部,并双手尽量能触及脚尖。主要体会身体的协调用力和平衡。
斜扳收腹举腿
训练者头部位于高位,随着平板坡度的不断增加,完成收腹、屈髋、伸腿动作所需要的力量,不断增加难度。主要用于体会腹部肌肉、屈髋肌和腿部肌肉的用力顺序。其不同于坐姿后支撑收腹举腿的方法主要在于能够根据学员的身体素质情况对斜板的坡度进行灵活调整。
降低难度辅助训练
降低难度辅助训练是根据不同训练水平和掌握动作方法的程度,利用器械或者降低动作要求以减少训练者负担,使其在负荷较低情况下体会动作方法。主要用于力量素质较好,但动作要领掌握不好的学员。
肋木上完成收腹举腿
训练者在肋木上固定上肢情况下进行“曲腿、直腿收腹举腿”动作训练,或高杠上直臂或屈臂进行“屈腿、直腿收腹举腿”动作训练,主要体会在固定上肢情况下身体协调用力和用力顺序。
低杠上完成卷身上
两人一组,训练者双臂曲肘握杠,杠的高度以训练者直立时两臂弯曲90°,能握住单杠为准,一腿支撑、另一腿做向前摆动,要求身体腹部尽量贴杠,保持屈臂,利用脚蹬地的反作用力,快速完成卷身上杠动作;如不能单独完成,辅助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力量或声音信号,帮助体会用力时机和发力部位,便于其掌握动作要领。
高杠抢杠卷身上
高杠练习时,主要进行“抢杠”训练。学员利用快速走一两步或直接起跳的方式抓杠,利用身体向前摆动的时机快速完成收腹和举腿动作,以完成引体拉杠、卷身贴杠动作。在此基础上通过保护与帮助完成一定次数和数量的“卷身上”动作。
优化力量辅助训练
从完成“卷身上”技术环节分析,上肢和躯干基础力量,以及上肢与躯干的协调力量是关键。因此,发展上肢和躯干基础力量,提高上肢与躯干部位的协调力量是完成“卷身上”辅助力量训练的重点。
上肢力量训练
上肢力量训练主要发展屈指肌群,屈腕肌群以及肱二头肌的力量。主要有四种训练方法:
一是引体向上;
二是单杠悬垂卷腕,训练者双手正握杠成悬垂后,仅以手腕发力做卷腕动作,使身体小幅度提高;
三是大小臂成不同角度的单杠屈臂悬垂,训练者双手握杠成悬垂后,手臂发力向上引体,当大小臂成120°、90°和30°左右时保持静止,此时利用静力性训练的特点发展上肢和背部肌肉力量;
四是低杠前翻成倒悬垂双臂拉杠,主要针对上肢力量不足,完不成最后阶段引体翻转成双臂正撑的学员,完成抬头仰体腿后伸——拉杠至髋部以后,保持头下脚上的倒悬姿态,两臂引体贴杠反复做屈臂动作,以发展屈臂肌群为主。
躯干力量训练
躯干力量训练主要发展腹部肌和髋部肌肉力量。主要方法有肋木悬垂举腿、单杠悬垂收腹举腿。
肋木悬垂举腿时,背对肋木,双手正握成直臂悬垂,做两腿弯曲或伸直收腿动作。
单杠悬垂收腹举腿与肋木举腿相似,主要用于发展躯干和腿部力量。单杠悬垂收腹举腿的难度和要求更高,这一训练要求练习者双臂引体至下颌超过单杠水平面,利用腰腹部的和腿部力量完成卷身使髋部贴杠,主要发展双臂力量和躯干力量。
科学训练,熟练掌握和完成单杠卷身上,提高部队学员的体能水平,还可以借助数字酷军事体能训练运动表现测量工具科学施训,提高训练水平。
军事体能训练运动表现测量工具不仅可以用于单杠卷身上训练,还能用于单杠引体向上、单杠屈臂悬垂、双杠臂屈伸、双杠支撑移动等动作类军事体育科目训练,以及跳绳、100m跑、30m×2蛇形跑、20m×5持枪绕杆屈身往返跑、400m跑、1000m跑、3000m跑等所有军事体育基础体能训练科目。
运动表现测量工具以科学的训练策划,从训练周期安排与调控、训练前活动准备、训练中体能训练原则与方法、训练后放松恢复、防伤训练和损伤处理等各方面帮助教官指导部队科学训练,不断提高部队组训水平。